國防部媒體識讀教育影片--臺灣媒體的發展歷程,面臨的挑戰。



民主自由是我國堅守的普世價值,多元的溝通管道及資訊來源,讓我們能夠即時的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便利的當下也暗藏著許多風險,尤其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接觸到如此多的訊息,若是沒有建立正確認知,就很容易遭到有心人士的操弄。本集媒體識讀系列節目,邀請華視劉昌德總經理及政戰學院新聞系傅文成主任,探討「臺灣媒體發展歷程與面臨的挑戰」,期藉專家學者分析,使官兵能更瞭解現今媒體運作及因應之道。

我國在民國76年7月15日解除戒嚴後,媒體生態有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舉凡傳統的報章雜誌、電視媒體及廣播,又或是拜科技所賜的社群網路等自媒體管道,都讓國人的閱聽習慣產生巨大改變,而為了吸引閱聽者的注意,在聳動標題的背後,有越來越多未經查證或虛假的資訊參雜在我們每天使用的智慧型裝置中,或許這些內容並非完全錯誤,但最可怕的莫過於在這些資訊中,夾帶錯誤或偏執的觀念,長期下來不僅容易使受眾改變對事件的觀點,更有可能會因此造成社會與人民之間的對立。

自由是保障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但也非無限上綱,若是影響到國家整體利益或國防安全,就必須透過法律來約束,這並不是扼殺人民知的權利,而是為了要維護這得來不易的民主價值,試想媒體若無法善盡「第四權」的責任,就容易讓這種情勢更加惡化,成為假訊息或爭議訊息的溫床;而國軍官兵在平日戮力戰備訓練下,若無法建立正確媒體識讀觀念,就無法辨別的資訊真偽,倘若今日若真的發生了戰事,我們又該如何去確認所獲悉的資訊,進一步去達成上級所交付予我們的作戰任務呢?

對於正確資訊的篩選與辨識,就如同我們會注重飲食的均衡一般,除了要運用「5W思考法」確認資訊來源、生產者及發布日期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自我思考及批判的思維,才不會變成假訊息的受害者,若是真的無法確認資訊的真偽,可以利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或政府官方網站等具代表性的查核機制查證,共同成為杜絕假訊息或爭議訊息的把關者。

 資料來源: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